今天是: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您是第 1494058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7期>>两园两城一目的地
规划产业园区,打造特色小镇,力推项目建设
发布时间:2017-08-02 16:29:11       作者:周平       来源:区发改局  点击次数:1141
上一篇:从老工业城区出发,向“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进军

经过前段时间的外出学习和调研,对我区产业园区建设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切实做好园区规划

由于我区的一二三产业园区都不成型,特色不突出,应该从几方面着力做好园区规划,着力“三园一区一目的一示范园”建设,挖掘产业发展新潜力。

一是规划好“三园”。充分利用大安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优势,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自贡北部工业园。在牛佛的星光村、群光村一带规划建设自贡重装产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重装设备、精细化工和水运、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及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引进一批龙头带动型企业。大塘山锅炉机械产业园主要布局以现有节能环保锅炉产业、核电阀门为主,以锅炉配套产品加工为辅,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产品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二是规划好“一区”。以东北部新城为中心,以恐龙主题公园为名片打造川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全力打造辐射川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以川南皮革城、川南家居城和川南建材市场等大市场为依托,着力引进建设一批需求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市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依托川南皮革城、川南建材市场等大市场和大山铺铁路物流园区建设,着力发展需求潜力大、带动性强的生活性服务业和以工业仓储、工业物流和生产资料配送等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三是规划好“一目的地”。充分发挥大安文旅资源密集的优势,深度挖掘盐龙灯文化资源,倾力打造盐文化博览园、恐龙王国公园、中华彩灯大世界,创新模式建设江姐旅游小镇、三多寨古寨、高庙生态农业观光园、牛佛古镇、葛仙山旅游产业带,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是规划好“一示范园”。以长滩河流经何市境内形成的独特风景为背景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规划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以高档大棚蔬菜采摘园、高端水果采摘园、塔罗科脐橙园、荷花池等水生植物观赏园为依托;开发利用戏水浅滩等水域风光、开发利用珍稀苗木、乔木花卉等生物景观;配套建设接待、食宿、卫生、停车、儿童游乐、动物观赏、表演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成园区内乡村风貌整治及高庙文物古迹打造;打造新型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逐步建设成为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的丘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加快发展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可见,“特色小镇”,已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小镇概念,而是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聚落单位。以不大于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为宜,一般不超过35平方公里和35万人的镇及产业集聚区为主。优质的产业是小镇立镇之本,文化是小镇之魂,旅游是小镇之美,社区是小镇之生,只有这四位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小镇。

通过了解杭州玉皇山基金小镇、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特色小镇,知道了当前浙江走在了从“块状经济”向“小镇经济”的跨越,我区也应该大胆地发展特色小镇试点。

一是打造老街商贸小镇。以“千年盐都”系列项目建设为引领,采取“原貌修复、局部更新、整体重构”等不同模式,积极推进棚改,全力招商引资,力促碧桂园等项目落地大安旧城,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海绵城市”,建设“大气大商,大美大安”的老街商贸小镇。

二是打造大山铺特色小镇。建设大山铺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和大山铺商圈,重点打造恐龙王国公园、大山铺民俗古镇、江姐故居等特色旅游,推进川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青龙湖乐活度假小镇。

三是打造工业小镇——新民镇。重点是以西南智能终端产业园为依托,建设北部工业区,发展与工业配套的科技、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配套建设农贸市场,名校名医,为自贡北部工业区、自贡东北部新城提供配套服务。

四是打造玫瑰小镇——团结镇。依托中国·玫瑰海项目,重点发展花卉、休闲农业、无公害蔬菜等农业项目,发展玫瑰深加工产业,发展玫瑰主题特色旅游业和运动休闲基地。

五是打造文化名镇——牛佛镇。打造休闲旅游文化古镇,发展与自贡市临港经济开发区配套的服务业,发展壮大牛佛烘肘、红萝卜龙等食品加工产业。建设自贡市临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重装制造、仓储、航运等,打造出海港口,形成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产品集散地。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注重“四个对接”,全力储备项目

一是注重与中央、省、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打造三大历史性机遇对接。打破常规,因势利导,深度研究中央、省的政策动态和投资导向,敏锐捕捉项目信息,主动加强与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全力争取中省各类资金支持,为加快大安发展赢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二是注重与成渝、“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对接。结合打造“两园两城一目的地”,紧紧抓住“沿海资本西进、东部产业西移”的产业转移机遇,全力以赴引进项目。

三是注重与中央、省、市“十三五”规划相对接。及时补充、调整和完善项目储备库,使储备项目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更加符合大安的发展实际。

四是与国家老工业转型升级,调整改造规划对接。尽可能地用好自贡作为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机遇政策。

(二)破解“三大难题”,倾力服务项目

一是规范秩序,破解征地拆迁难。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一个政策补偿到底”的征地拆迁原则和做法,严格把好人口、面积、构附着物清点三个重要关口,实行征地拆迁工作公示制度、有奖举报制度,规范拆迁秩序。

二是搭建平台,破解资金筹措难。通过召开“银政企”三方座谈会,努力为项目业主融资搭建平台,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项目,为项目业主融资贷款提供有力支持。探索推行PPPEPC等项目投融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

三是全程服务,破解手续办理难。实行重大项目“保姆式”、全过程跟踪服务,健全和夯实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建设一流的政务服务大厅,为重大项目提供区级权限“一站式”,上级权限“代办制”的全过程、优质化、零距离、保姆式跟踪服务,为项目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推进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集中于我区马吃水、大塘山、张马、鸿鹤以及大安旧城等片区的工业企业,因地处中心城区的上风上游区域,与城市建设拓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自贡市各区县中唯一没有工业发展空间的区县。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的产业结构严重畸形,三次产业比重2016年末为6.83:71.39:21.78。产业水平发展较低,农业产业化程度总体不高、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水平较低。增长方式结构失衡,我区属内向型经济,外需对经济的贡献较弱,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和投资拉动,近年由于投资增长快于消费,投资率逐年上升,外需逐年下降,投资、消费与外需出现结构失衡。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良好条件。大安区的经济整体而言,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存量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深入实施老工业城市改造,为老工业地区的产业重构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支持川南经济区优先发展都给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加快自贡北部工业园规划建设,启动园区骨干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产业承载能力。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市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50条政策措施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研究完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产业集群、技改技创、贷款贴息、两化融合、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业发展资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全力推进川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建设,加快推进川南英祥建材市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确保川南义乌小商品市场、牛佛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充分挖掘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领域消费潜力,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深度挖掘盐龙灯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快盐史文化博览园、方特恐龙王国公园、华侨城·中国灯城等项目建设,加速江姐故居红色旅游提档升级。

四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巩固发展优质粮油、珍稀树木、特色果蔬和健康水产基地,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加快团结玫瑰园、三多寨采摘园、何市生态园、牛佛赏花观光园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集中连片发展。深入推进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巩固庙坝肉牛产业发展,加快3500万羽一体化养鸡、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

 

(作者:区发改局局长)

上一篇:从老工业城区出发,向“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