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上一篇: | 专注教育发展定力 办开明开放教育 | 下一篇: | 倾力打造区域性生态旅游名镇 |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建设开明开放、幸福美丽、欣欣向荣新大安作为未来五年大安发展的主题,未来五年何市镇将以我区发展主题为导向,全力开拓,奋力拼搏。
何市镇位于大牛路的中段,交通便利,未来五年何市镇将紧密结合全镇发展现状,着眼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惠民生的根本理念,聚力聚焦“一河一路两片区”的战略重点,力争到2020年,将何市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和全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一河”:即长滩河流域,主要涉及青杠、廖家、永丰、黄桷、白合、三和、高庙等7个村。重点以长滩河现有生态资源为依托,积极顺应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采取引进业主投资建设等方式,主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特色农业、水上娱乐及居家养老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岛一谷一走廊“,即欢乐岛(青杠村区域的葫芦嘴半岛)、雁溪谷(高庙村区域的生态休闲观光园)、长滩河观光走廊(长滩河防洪堤区域)。
“一路”:即太大路沿线,主要涉及廖家、永丰、蔡家、永太、新民、和平、龙盘、五四等8个村。重点布局“一新城一园区一基地”,“一新城”即:以蔡家村为核心区域,充分盘活现有小城镇建设存量土地,建设何市新城。“一园区”即:以永丰村为核心区域,以现有工业企业为基础,规划建设何市工业小区,重点布局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智能家居等产业门类,着力以一体化养鸡饲料厂、交易平台为支撑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基地,相机发展电子商务、农业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租赁服务、订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一基地”即:以廖家—永丰—蔡家—永太—新民—和平—龙盘—五四村现有水产养殖为基础,在太大路沿线可用地范围内引导发展“互联网+”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积极改善龙盘、五四、新民等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两片区”:即王家—胡家—阮家村片区和十字—彭家村片区。在王家—胡家—阮家村片区,重点巩固发展生猪、鱼苗、青菜、花菜、折耳根等传统种养殖业,借力毗邻仙市古镇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在十字—彭家村片区,重点巩固发展畜禽、小龙虾等养殖业,着力解决旱片死角、断头路等基础设施难题。
具体来讲,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项目带动
——积极争取项目。紧紧围绕中省政策导向和产业投向,加快完善重大项目库,储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等各类项目100个以上。强化积极拼抢的意识,敢于担当、主动出击,千方百计抢政策、抢信息、抢资金,筛选、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对接,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更多项目在何市落地见效。
——精准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何市在外成功人士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支援家乡建设”座谈活动,鼓励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发扬“四千万”精神,研究制定“一对一”“点对点”招商方案,着力引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税收贡献好的二、三产业项目和“接二连三”农业项目。完善招商引资组织体系,明确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细化年度工作计划,加强考核激励制度,做到目标明确、精准招引。未来五年,力争引进重大项目产业10个以上。
——强推项目落地。将项目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将项目协调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将项目拆迁作为关键工作来抓,将项目督查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将项目责任分解到位,尽早着手,制定实施计划,挂图作战、照图施工,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加强过程管控,做好协调服务,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
二、狠抓招商引资
——坚持做强一产。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突出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政府—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促进种、养、加、贸一体发展,提升劳务、畜牧、粮食及良种、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等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农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建立完善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发挥高产示范样板和自贡市农科所等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推广应用网络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动植物品种优良化,使科技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到2020年,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
——努力做优二产。坚定不移建设何市工业小区,按照确保项目落地的原则,推进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盐味源、福兴汽配、天兴硬质合金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吉星药业、恒华药业技改等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工业企业涉及用地、水电气、道路等问题,力促广通碳复合、立华饲料等企业尽快投产。到2020年,力争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
——加快新兴三产。充分发挥何市地处中郊中心镇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引进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落户何市发展,加快推进批发、零售、餐饮、娱乐、住宿等商贸服务业发展,规范集贸市场建设。积极创新发展四季特色乡村旅游,努力构建“春赏花,夏消暑,秋采摘,冬养生”的互动体验式旅游消费模式。积极先行先试开展微创新活动,通过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打造“飞地经济”,探索建立创业创新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型经营主体。到2020年,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企业5户以上。
三、狠抓城乡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按照产镇一体的发展理念,落实“人在城中居、客在城中游、业在城中从”的规划理念,修编完善村镇发展规划。
——突出基础先行。全力协调配合川南城际铁路、连港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村组道路硬化连通工程建设,完善沟渠、污水管网等配套工程建设,推进渠系、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何市新城,相机启动何市老街场镇改造,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提升何市中郊中心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加强城乡管理。重点推动环境卫生治理向农村延续,着力整治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坚决查处违法用地、违章建设行为,加强农房建设监督管理,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与居家民生共建共治,努力让广大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四、狠抓民生改善
——强化精准脱贫。按照“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要求,着力实施产业发展、民居改善、设施配套和村民民风建设四大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全镇4个贫困村摘帽,1101户3157人脱贫的脱贫攻坚任务。突出抓好以苗木花卉、健康水产、有机蔬果、生态畜禽养殖为支撑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统筹推进易地搬迁、农村危破房改造等项目,着力整合美丽乡村、幸福美丽新村等项目,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扎实开展村规民约、农村综合治理、依法治村专项行动、文明进村四大专项行动,示范带动更多的村民对标先进,向善向上,形成好风气。
——强化社会保障。坚持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岗位需求相对接,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转非人员、城镇低收入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确保扶贫线和低保线有效衔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推行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充分发挥社会慈善组织和公益组织的救急帮困作用。积极推进城乡电力配网、农村低电压改造。
——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所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优化计生服务,全面落实“二孩”政策。认真做好档案、新闻、保密、残联、关工委、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何市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发进取、主动作为,为建设开明开放、幸福美丽、欣欣向荣新何市而努力奋斗!
(作者:何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上一篇: | 专注教育发展定力 办开明开放教育 | 下一篇: | 倾力打造区域性生态旅游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