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罗兴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大安政协成立40周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就写下了这些故事:
一、听闻,大安政协为民解难事
这是我到和平工作后,听闻和平老百姓讲述的故事。2006年,鸿鹤化工厂新建水泥厂,因厂污染严重,对周边居民造成严重生活影响,按照市政府会议纪要精神,由鸿鹤厂对周边村居民分三个批次实施搬迁。但在搬迁完第一,三批后,本该第二批次搬迁的村民一直未得到搬迁,群众极为不满,怨声载道。于是该批108户村民从2008年底开始群访,其间发生了多次堵公路、堵市区政府、堵鸿化厂大门等群体性事件,同时还多次到省政府群访,最后被省信联办挂牌督办。区政协委员了解后,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职能职责,先后多次与厂区、群众进行沟通协调,终于在经过反复高达20余次的沟通后,厂区答应拿出200余万元作为补偿,并很快兑现给了108户村民。该事件不仅让省挂牌督办的信访事件得到解决,也让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群众拍手叫好,高度赞扬。这充分彰显了政协人民政协为民解难事的担当。
二、所见,大安政协为民解愁事
这是我所见的政协为民办好事的民生实事。自贡东盐都大道三八路红绿灯起步到和平小学段,因修建设计时将东盐都大道和平段人行地下通道设置在距金桂路与东盐都大道辅道交叉路口往东环线方向100多米处位置,造成东盐都大道和平段两侧居民和学生过东盐都大道和平段要绕行300米远。而该通道是福缘康居、东源半岛、尚东时代等小区及鸿鹤坝社区居民到鸿化厂、鸿鹤药厂等单位上班、上学的必经之路。该路口地下通道的设计给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部分人员为赶时间直接横穿东盐都大道中央绿化带,以至于陆续发生了近15余起交通伤亡事故,一度成为群众的伤心事、烦心事,老百姓多次反映希望在该区域修建天桥或者设置斑马线红绿灯。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方便群众出行,和平政协委员联络办积极建言,提交议案,多次在不同会议上、不同时间地点呼吁:建议在和平街金胜村办公室与金桂路之间修建东盐都大道大安段红绿灯并新增斑马线。终于,在政协的积极努力下,2021年,群众期盼已久的斑马线红绿灯改造完成了。至此,万名群众安全出行、方便出行得到解决,政协的积极作为,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点赞。
三、亲历,大安政协为民解难事
这是我在和平工作全程亲历参与的工作。和平街道自2015年全域纳入东部新城以来,累计征收土地9553亩、实施了20个批次3967户农房拆迁,群众翘盼回迁。为此,政协委员积极奔走呼吁,不断建言献策。终于,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平安置房分房启动实施。在和平街道工作政协委员还担任了该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通过主动作为,发扬不怕苦、敢担当,善攻坚的精神,先后参与制定“安置房指标回购”“多层安置房定量定户型调整为高层安置房”“安置房选房”方案,为分房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施工图”。同时又积极参与到具体实施工作中,完成了回购安置房指标2434套、“多转高”260套,完成了13个批次、1555户、2539套安置房选房,圆了近6000名群众“安居梦”。解决了群众“最不安逸、最恼火”的事,获得群众高度认可和区委、区政府的赞扬。
大安政协为民办实事的故事还有很多、很感人,近40年来,大安政协为大安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政协的一员,我也为之感到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履职尽责,把准政协角色定位,着力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发力,努力提升政协工作在全区中心大局中的贡献率,为深入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城三区”,推动大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聂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