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
岁辞龙尾风光好,山舞蛇姿景色新。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大安》编辑部向一年来积极撰稿,认真总结思考大安工作的作者与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让我们共同祝福大美大安在新的一年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回望过去一年,大安各条战线频传佳音,稳中前进;展望新的一年,大安各路健儿豪情满怀,充满信心。年末岁首之际,如何总结全年工作,要肯定成绩还要找到不足,要看到现在还要看到今后,不光要静态地看一年来各类统计数据,还要动态地看一年里新的潜在的变化,特别是看到大安区来年及今后的发展走势,而今的蓄势,待发的态势。
近年特别是2024年,大安发展的关键词仍然是改革和转型,这既是近年发展的主要特征又是今后发展的潜在优势。
据此,本期《大安》编辑彩页并刊发区发改局、科经局相关文章,总结回顾我区三次产业转型发展的成果和崭新气象:第一产业,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立华肉鸡产业即将推出冷鲜禽肉加工及配套冷链物流链;牛佛镇全域土地整理成效斐然,成为全国15家成功案例之一,助推了“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第二产业,新兴产业孵化园日臻完善,龙源中试产业园基地初步形成,聚力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各项前期准备井然有序,2025年下半年志在必得;现有老品牌企业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继续领先前进,汇维仕化纤有限公司势头未减;特别是百度,腾讯,抖音等人工智能数字基地犹如冲出的一匹黑马,给大安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活力,必将撑起大安新兴产业的半壁河山。第三产业,我们继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强势推进文旅强区战略,假日旅游和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交通四通八达,各类酒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后来居上;燊海井打造提档升级,在市委的直接关怀下,由市领导牵头的方特恐龙王国,彩灯大世界二期工程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又带来无尽的期许。
由此可见,大安三次产业转型经过多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行至今天基本摆脱了对盐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的依赖,向着挖掘资源,优化结构,高质量转型迈出了可喜的大踏步。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大安从没有停止过产业转型的求索。特别是2018年以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关于“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指示,自贡和大安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改革步伐。现在回望走过的路程,“转身”十分艰难但也十分欣慰。
“转身”为了更好前进。一是向高质量发展挺进。在市委支持下挖掘出大安的独特资源,在“盐龙灯红”上谱写新篇,文旅强区强势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产业绿色化与绿色产业化成为产业转型的方向。二是向培育新质生产力挺进。支持发展沃轮新能源动力,支持龙源与清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积极配合人工智能在大安落地开花,培育数据标注大集群,拓展技术应用大场景,构建人工智能大生态。随着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的不断转化,很有可能会成为大安未来的主打产业。
“转身”旨在后来居上。转型之路是挑战之旅,也是成长之途。成功转型对大安深远的意义关键在于后来居上,重铸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四川视察时讲的:“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这句话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也是大安发展的“定盘星”。事实证明,短板里蕴藏着机遇,弱项也可以是潜力,落差可以积蓄势能,关键在于如何转化,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辩证法。而今,大安正从经济发展的“洼地”攀缘数字产业的“高地”,关键就是靠新质生产力的推动,目的就是要争取实现后来居上。
今年的岁末年初,新旧交替,我们面临又一个难得的发展时机。一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精神的热潮已如春潮涌动,当今的大安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更为关键的阶段。如何紧紧抓住机遇,通过产业转型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还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提高认识,坚定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经济转型的决心和信心,与时俱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新问题,探索一批原创性、特色性改革。三是坚持重点突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进城乡统筹的社会转型和优化服务的政府转型。四是坚持系统集成,与成渝、内自及市内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等主动融合,释放出“1+1>2”的协同效应,让新质生产力大显神威。
我们在加快经济转型中培育新质生产力,又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反过来,我们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培育新质生产力,又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加快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是目标,新质生产力是动力,经济转型是载体,三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转型发展,与时俱进;何其有幸,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