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2年第9期>>调查与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开发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0 09:41:41       作者:陈梅       来源:区委组织部

一、我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

全区有12个乡(镇),148个村,据调查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区总人口45.8万,其中农业人口28.7万,占总人口62.66%,有农村专业协会24个(包括观赏鱼协会、无花果协会、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等)。201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731元。

通过区、乡镇、村三级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二是树立了一批优秀农村人才典型,提高了农村人才的影响力。我区有6名优秀实用人才被市上评选为农村示范人才,40名优秀农村人才被区上评为农村人才示范岗。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区农村人才队伍呈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总量极少、人才结构失衡。在农村人才队伍中,大多为高中及以下学历,有12166人通过社会实践掌握了实用技术,成为了实用性人才,这种人才在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是推动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乡镇中分布着155名农业技术人才,他们为提供农业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区农村人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缺乏”:一是缺乏统一、协调的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体系。目前全区的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尚未制定出统一、科学的发展规划,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套的政策措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虽具有相当的积极性和参与该项工作的能力,但“单兵作战”、“各路出击”却不能形成最佳战斗力,导致整个工作推进缓慢。二是缺乏健全的工作运行机制作保障。乡镇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开发管理混乱、人才断层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没有一系列规范、科学、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无法保证农村人才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健康、持久的发展。比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作为农村技术的骨干力量,在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提供信息方面的作用明显发挥不够,主要原因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大都编制健全,人员充足,但部分乡镇占编的人员或根本不懂农业技术,或被指派干一些非本职的其它工作,名为“农技人才”,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涉农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却因编制已满难以进入农业服务中心,基层农技专业人才队伍已显现出“阵前缺干将,后继无能人”的颓势。三是乡镇党委、政府对自身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在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没有明确各专业协会、农村企业、经济项目开发业主等单位既是使用人才的主体,又是人才开发的主体。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尚未认清自己在农村人才开发的大舞台上应该扮演何种角色,没有把自己摆在指挥作战的帅位上,眼界不宽,主意不多,宏观管理和指导不力。如一些乡镇对农民自发形成的专业协会则实施了过多的行政干预,难以发挥应有的自主作用。四是严重缺乏人才开发经费。区、乡两级只注重对发展经济的投入,而对支撑其发展的人才开发工作投入不够,使得相关部门和乡、镇在人才或智力引进、人才培训、人才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因经费匮乏而显得力不从心。这是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三、农村人才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两大体系”,突破“各自为阵”的组织格局

一是建立综合协调的工作体系。区、乡镇均建立农村人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组织或人社部门牵头负责,综合协调与教育、科技、科协、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二是制定农村人才开发规划体系。研究制定出农村人才开发的整体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两级政府要把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我区制定了《实行乡镇街道、区级部门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已经为开创我区农村人才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四种机制”,保证农村人才开发持久运行

一是建立农村人才储备机制。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各类人才界定标准。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人才普查,但由于当时采取抽样普查的方式等因素,导致目前对农村人才统计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为切实弄清我区现有各类农村人才的基本情况,建议在原来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的基础上开展摸底调查,乡镇分门别类登记建档。建立常规登记制度。乡镇要对新增人才及时登记建档,随时掌握相关信息。建立专门的农村人才统计年报制度,我区虽然已经建立了人才统计年报制度,但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管理还不够规范,缺乏专门的管理。二是建立农村人才培训机制。分类别、分层次、按计划组织实施培训,根据种植、养殖等行业的类别实施分类培养和重点培养。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创办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长期聘请相关农业技术专家、学者为我区培训机构兼职教师。可依托我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阵地,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对乡土人才择优选送到省内外相关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实施“短、平、快”的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区、乡镇、专业协会要紧密结合市场所需、群众所求,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技术交流、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村组干部培训、能人大户培训。坚持实施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涉农部门分工负责落实的农村人才培训教育管理体制。由区、乡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资金,用于补贴和资助农村人才接受培训。三是建立农村人才激励机制。要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对优秀农村乡土人才的评选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村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农村人才获得应有的社会荣誉,提高农村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彰显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对农村乡土人才取得大学本科以上涉农专业方面学历的,区乡财政给予学费补贴,以鼓励更多的农村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优先选任村干部或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使乡土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建立农村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始终坚持“双向培养”的模式,乡镇党委要通过加大培养力度,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带头致富的党员培养成村支书。现在148名村支书中大部份都是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为他们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供了政治舞台。下派区级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每个乡镇也相应安排2-4名乡镇机关干部担任村官,一定程度上充实村干部力量。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以涉农专业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或担任村、组干部,或充实农业服务中心,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结构,提升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

(三)加大“三个方面”的力度,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要层层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大力宣扬农村成才致富的典型,彰显农村人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勤于学习、争相成才”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要认真研究在农村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审、优秀农村人才的激励、市场的发展等方面的农村人才开发政策,要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大协调力度,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政府的职能优势,协调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在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扶助、社会资金投入、技术和市场信息沟通、优惠政策争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农村人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采取多种途径,组织有效的开发资金投入

近几年,由于区、乡(镇)两级财力十分紧张,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就需要通过采取多种途径,整合各方的力量来加以解决。一是在采取区、乡(镇)两级政府联合匹配办法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市上支持。每年按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匹配农村人才开发资金,专门用于该项工作,上级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办法,对区级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予以支持。二是采取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投入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办法。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投入时应专门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三是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投资人才、技术培训、发展实用技术项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使投资者获得应有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