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041.1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亿m3(不包括过境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径流深374.8mm,占总降雨量的36%,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27.9m3,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3%,为全省人均水资源的10.8%。由于地质原因,我区地下水资源较为缺乏,多年平均地下水水资源总量约为0.17亿m3。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缺水严重,另外一方面却是对水资源不合理、不科学、不珍惜的低效利用。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我区于2012年启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一、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农业节水
完成2012-2013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项目,完成了专项资金2012年省级水资源费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项目新建渠道2.65公里,整治渠道7.3 公里;2012年度省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何市镇凤凰桥提灌站)新建提灌站1座(220千瓦),渠道新建5.58公里,大安区2012-2013年省级水资源费项目(沱江渠改造工程)改建沱江提灌站1座(280千瓦)及其附属设施和改建渠道5.01公里;正在实施2013-2014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项目渠道建设18.41公里;整合小农水渠道建设、沼气池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共计完成新建渠道43.33公里,整治改建渠道53.81公里,沼气池建设100口,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11座,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42提高到0.435。
(二)工业节水
在工业节水方面,由区经信局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重点推进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建材等耗水大户的节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广先进的节水设备、工艺和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减少供水和输水漏失率。目前,已经完成工业节水改造方案和节水型企业考核细则,召开了试点企业节水工作会,积极做好节水宣传,完成了硬质合金公司的节水技术改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29.8立方米。
(三)老城区管网改造工程
通过我区应急供水工程和大山铺片区(二期)管网延伸工程。建成高位水池8000m3、低位水池10000 m3、加压泵房及附属用房、新建饮水管道10公里。大山铺城区管网漏失率由原来的22%降低至12%。规划新建牛佛中心水厂一座,规模10000立方/天,实施后将解决我区远郊片区9个乡镇20万人饮水安全,改造主管38公里,已完成水厂基础工程、高位水池主体工程及管道安装32公里,项目完工后解决远郊管网漏失率严重的问题。
(四)生活节水
在城镇节水方面,由区住建局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坚持“突出重点、抓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从城区各行业筛选积极性高、影响面广、用水量大的机关单位、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开展节水型单位试点创建,通过推广和使用先进的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等措施,在营造节水宣传氛围、提高生产生活用水效率、提高绿地灌水效率、推行水循环利用等方面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作用。目前,召开了节水示范小区生活节水动员会,发放节水宣传资料8000余份,确定了建成区政府机关洁具改造、骑龙小学节水器具改造、仁何半岛节水示范小区3个节水型单位示范点,节水器具的推广2000余套。
(五)环境节水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坡耕地试点工程、长滩河防洪堤、牛佛镇沱江防洪堤、燊海公园绿化整治及仁和路补填等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7.69平方公里,新建防洪提4km。栽植桃花、桂花、腊梅、棕竹、天竺桂、八角金盘、红继木球、金叶女贞等品种共计45.5万株。
(六)治污排污
投资7545万元实施了全区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了乡镇污水处理厂10座,使我区乡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8500吨。同时还开展了全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场镇污水管网9.5km,使我区水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乡镇污水处理率提高60%。
二、相关政策措施、制度建设和机构建设的情况
(一)建立部门管理体系
我区委、区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工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詹勇多次强调,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大安区实现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层层落实各级领导的目标责任,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工作。为加强节水型社会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以副区长王行富为组长、区水务局等14个部门和12个乡镇为成员的大安区节水型社会领导小组。我区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纳入全区党政目标考核体系,并制定了《大安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部门及乡镇的职能职责,并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与部门、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这些组织措施,基本形成了领导挂帅、政府推动、乡镇联动、部门共建的管理体系。
(二)完善制度体系
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以来,我区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是出台了《自贡市大安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该《办法》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管理作为重点;二是印发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强化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节水管理,特别在制定节水措施方案,开展节水评估以及配置设施建设方面,做到了规范化、程序化。三是转发了《自贡市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规定除城市居民、农村生活及农业灌溉外,月均取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单位,必须进行水平衡测试。同时,印发了《大安区水资源管理办法》《大安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细则》《大安区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区考核细则》《大安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等地方标准考核规定等。
(三)开展了节水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普及
连续两年,我区以隆重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为起点,拉开了学法普法宣传活动帷幕。在组织学法及普法活动中,一是注重了内容。重点宣传《水法》及节约用水办法、条例。二是讲究形式。除充分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并不断创新,如在“世界水日”期间,水务局牵头组织在和大广场、仁和半岛广场等闹市地段散发水法规宣传小册子,发放节水器具,进行节水小知识有奖竞答;在“全国节水宣传周”期间,我区还组织节水宣传员进入社区进行节水常识宣传;并协助我区第34中学举办了“节水知识进校园主题班会”。三是突出重点,主要是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各级领导,主要通过赠涉水法规资料,报送节水管理信息;面向行政相对人,采取送法上门、主动宣传取水许可、节水监督等行政审批法定条件以及行政相对人应尽的法定义务;面向社会,主要是通过活动、报社宣传全区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宣传节水相关法规及典型,在《大安》杂志上以专栏的形式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题宣传,从而使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困难和反映较突出的问题
通过前期工作,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节水型社会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主导作用需要加强,管理体系仍待理顺
节水型社会建设触及到各行各业,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强化部门职责,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资金投入不足,使用范围窄
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上级补助的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导致节水型社会发展不均衡,工业节水技术、生活节水器械难以推广。
(三)法规制度执行不够,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在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虽然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建立了系列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够,节水工作得不到保障。水价偏低,水资源费征收难度较大,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未完全凸显,水资源浪费较重。
(四)工业节水的含金量不高
工业用水单位大多是私营企业,由于没有政策扶持、优惠措施、缺乏资金、生产设备陈旧、用水工艺落后,虽然我区已做企业节水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企业中普遍推广节水新设备的难度仍然很大。
四、对策建议
(一)改革节水体制,强化统一管理
进一步理顺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强化部门职责,加强各部门对节水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社会合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为了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请求上级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的补助,将节水型社会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拓宽,在节水技术改造、农业、工业、生活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让各行业节水工作得到均衡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水务一体化,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良性机制,用水价杠杆推动节水工作。建立稳定的节水投入保障机制和良性的节水激励政策措施,真正做到全社会都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节水意识
继续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利用一切有效形式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节水型社会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大安区的水情,认识到潜在的水危机,强化节约用水的自觉性,让大家自觉参与节水型社会工作。
(邹鸿: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柳东明: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