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大安辖区有9镇3乡4个街道,境内有通航河流4条,通航里程71.5公里。其中沱江39公里,滏溪河10.7公里,旭水河1.2公里,威远河20.6公里。经政府批准设置渡口16道,其中:滏溪河共管水域,经自流井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渡口3道。沱江河共管水域大溪口至贾石井,经内江市中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有3道渡口,沱江河大溪口至沙溪口经大安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沱江河渡口10道。
二、大安区渡口的历史和现状
渡口是连接沿江两岸的最直接的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大安区沱江河上起庙坝镇贾石村,下止于回龙镇的红珠村,长达39公里;威远河上起新民镇詹家村,滏溪河下止和平乡永田村,全长31.3公里,跨越覆盖8个乡镇10多个村,群众走亲串友赶集出行,都离不开渡口、渡船。人们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闻名遐迩的牛佛镇渡。当年可谓是千船进发,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40多艘渡船,一字排列在牛佛王爷庙河边,往返于对岸。据船工回忆,在节假日最多一天有2万多人过渡,过渡钱2分一人,用箩筐挑。收渡后,清点钱都要几个小时,是名符其实的万人渡口,是历史以来沿江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通道。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路、桥梁的修建,昔日繁荣的渡运渐渐萧条萎缩,辉煌一时的航运企业,已濒临倒闭、破产的边沿。经调查,我区现有经营的16道渡口,日均人流量不到30人,人流量最大的王大山渡口日均在30人左右,其余乡村渡口日均流量只有不到10人,每月收入也不到800元,人流量小的乡村渡口月收入在300—500元左右,渡工收入低,渡工队伍极不稳定,多数渡工都申请辞职。渡口濒临自生自灭的危险境地。没有渡口群众出行过渡怎么办?
三、大力推进公益性渡口建设
(一)渡口经营困难,是社会发展进步阶段的产物。这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它是一个共通性的问题,全省乃至全国都存在。为有利于夯实渡口安全基础,有利于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发,全面打造惠民交通实现城乡一体化。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四川省公益性渡口建设管理试行办法》,主要内容:一是县级人民政府应出台文件,将本行政区域内公益性渡口的码头改造和配套设施完善、渡船更新改造、渡工补助或工资、船舶保险等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公益性渡口建设、管理和维护提供经费政策保障。二是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改善公益性渡口的码头和配套设施,更新或改造渡船,提高渡船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三是渡船、码头和配套设施等硬件设施的所有权明确为乡镇(或部门,如国资、水库管理等)所有,或者采取以乡镇(或部门)为主,与其他所有人共有等形式。四是乡镇或部门应当建立完善公益性渡口的渡工考核或者聘用管理机制,负责渡工管理工作,稳定渡工队伍。五是县级政府应统筹协调各方办理公益性渡口的船舶险、旅客人身意外伤害险(含渡工)或乘客座位险等险种。六是县级政府应当明确公益性渡口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单位,并建立健全公益性渡口管理的“四项制度”,即渡工管理、码头维护管理、渡船维护管理和渡口安全管理制度。
(二)我区渡口硬件设施基本达标。2011—2013年大安交通部门已向上级争取公益性渡口码头建设和渡船更新改造资金200余万元,修建渡口码头24个,新建机动渡船5艘、改建机动渡船3艘,共管水域的6道渡口码头设施已修建,渡船更新改造已完成。目前我区渡口、码头、渡船等硬件设施已基本达到公益性渡口建设要求。
(三)合理规划布置渡口设置。沿江乡镇对沿江过渡群众需求量进行认真彻底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方便、便捷、不浪费资源的原则,合理规划布置渡口设置,涉及到多个乡镇的共同协商处理,并按程序报交通(海事)部门经区人民政府批准。
(四)对新规划设置的渡口实行义渡或者半义渡管理。义渡就是全公益性渡口,过渡群众免费乘船过渡,渡船、渡工管理及其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支出。半义渡就是向过渡群众收取适当的过渡费,政府以政策扶持、经济补贴、安全奖励等形式弥补收入过低的情况,以稳定渡工队伍,从根本上夯实渡口安全管理的根基,实现改善民生、服务基层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要求。
(作者:区地方海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