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有一段话引人关注:“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
自中央“八项规定”以来,从上到下对官场陋习一路追杀。据称,全国已有12000余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被曝光,其中不乏一餐饭受处分、一顿酒挪位子、一次违规丢帽子的案例,以至于某些官员发出“官不聊生”的抱怨,此话虽然偏激,但“为官不易”已成事实。本是值得庆幸的民主政治之号角,封建“官本位”之丧钟,“正风肃纪”之成果,没想到却衍生出了个别干部为官不为的心理“堰塞湖”。
其表现是:明哲保身、消极应付、表面遵守纪律,实则不求进取,老百姓形容“屙尿冲不起泡泡”。前不久李克强总理也说:“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他加重语气诘问“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
“为官不为”对处于爬坡上坎,追赶跨越的我们大安区来说,尤须引起高度警惕。如果因为怕打碎碗就不洗碗,人为地把“干净”与“干事”对立起来,奋力崛起从何谈起?其实,不敢动真格,不解决实际问题,不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遇到矛盾绕道走,为官避事,不正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人云亦云、得过且过”,何尝不是变相的享乐主义?“平平安安占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浪费“资源”、丧失机遇,岂不是更为严重的奢靡之风?况且,今年时间已经过半,人人心头都应该着急。
如何革除“为官不为”之弊?要从焕发激情与创新激励再出发,殊途同归,双管齐下。
焕发激情。“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世界杯足球所以魅力四射,无非因为处处激情洋溢。从焦裕禄到任长霞,从牛玉儒到孔繁森,哪一个没有崇高的的精神,哪一个没有激情的支撑?对领导干部来说,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激情来源于责任,一位世界著名政治家说过:“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说的也是责任。习近平同志多次告诫:“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这些话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更感切中时弊。所以,“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说到底,必须立足于解决干部“总开关”这一根本问题,才能使干部焕发出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的责任意识和干事激情,才能做到刘云山同志所要求的“三增强、两保持”:“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创新激励。“为官不为”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当前干部的监督、考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为“不谋其政”者提供了藏身之地。首先,我们在思想深处要宽容、理解和保护那些勇于干事、敢于担当,“虽是搏兔,亦全其力”的狮子型干部,使之成为“改革先进”而不是“改革先烈”,使之“甩开膀子”为深化改革,为民众福祉敢作敢为。其次,要从制度设计上创立起“为官有为”的激励机制。任何改革与担当不会十全十美,在考量干部作为之时,亟待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鉴别、监督体系,厘清哪些是改革失误,哪些是违法乱纪。一方面做到宽容失误,另一方面又能及时防止、纠错和惩戒腐败,避免“大干大错、小干小错、不干无错”的现象出现。第三,要通过改革,创新奖惩机制,形成“有为有位”的使用机制和“为官不为”的退出机制。必须承认,尸位素餐并非多数领导干部的选择,“庸官”、“懒官”也不是他们的初衷,须从制度层面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而不是仅说大道理。我区凉高山街道的“盐义仓”活动,都能把传统的学雷锋无私奉献和积攒“道德币”的有益回报结合起来,并得到了各界认可,就是承认人的不同需要,调动了做“好事”的积极性。须知,激情是一种可贵的状态,激励才是一种持久的动力。
毋庸置疑,解决“为官不为”,我们需要的是激情加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