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4年第5期>>工作探索
“背包仲裁”下基层 惠企便民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4-06-01 09:20:57       作者:代一波 李玉常       来源:区人社局 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大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 代一波

大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 李玉常

 

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区仲裁院)以惠企、便民、高效为出发点,本着“走出去、送下去”的原则,创新劳动纠纷调处服务下沉机制,大力推行“背包仲裁”,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先立后破,完善机制

区仲裁院结合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企业活动,深入到镇街、企业调研,了解调解仲裁工作存在的问题短板,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制定并实施《背包调解仲裁实施方案》。对“背包仲裁”的服务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及分工进行明确,打破坐在办公室等调解仲裁的惯例,变“坐堂办案”为“上门调解仲裁”,让仲裁员“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减轻当事人奔波诉累,用最短的时间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近化解劳动争议,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同时,加强与基层调解组织联动,形成劳动关系预警、委托调解,就地仲裁等各项机制,破解部分基层调解组织有案不接或不愿履职调解的顽疾,将劳动争议调解情况纳入人社局对镇街的相关考核,使基层调解组织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能正常开展调解工作。

二、上门服务,暖心维权

“背包仲裁”实行“1+3”服务,“1”即深入基层开展调解仲裁服务;“3”即下基层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及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现场开展调解仲裁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服务。

在服务内容上,把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及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区仲裁院已联合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工会、区工商联、区妇联、团区委等部门在人流集中的广华路广场、工业园区等地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大型宣传6次;与市仲裁院一道开展调解仲裁服务走访企业10户,到企业、镇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在企业、工业园区、社区现场开展流动仲裁庭6次,创建流动仲裁庭3处。

在服务地点上,先选取基层调解组织健全、基础较好的大山铺镇、龙井街、华强方特(自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威鹏电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背包仲裁”服务;后选取管理存在漏洞、劳动争议较多的小微企业,并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作为服务重点,先后走访30余次,有效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落地有力,成效显著

“背包仲裁”集中服务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至8月,由区仲裁院牵头,相关部门和局内相关股室积极参与。把“背包仲裁”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和践行“四下基层”的必然要求,收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广泛好评,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安区成功创建四川省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贡燃气公司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四川威鹏电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区仲裁院获评四川省示范仲裁院、自贡市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仲裁员获评四川省优秀劳动关系协调员。经过近几年的“背包仲裁”下基层优质服务,所有镇街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全面建成,把大量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区仲裁院办案量显著下降,“背包仲裁”践行“四下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市域社会治理、改善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责任编辑:曹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