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黄明鑫
大安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综合办主任 曹晓林
大安区农业农村局综合办工作人员 段玲
大安区委农办督查股股长 刘国容
2024年春节假期,自贡市大安区迎来游客100.5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525.4万元。其中,5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83.18万人次,同比增长40.69%,旅游业发展迎来“开门红”。
铿锵踏歌行,新春话振兴。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大安区被命名为“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区”;新店镇高峰村、牛佛镇红旗村、庙坝镇柑子村被命名为“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团结镇申家村被命名为“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至此,该区已有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1个、示范村11个、重点帮扶优秀村2个。
近年来,大安区锚定“特色农业强区”建设目标,奋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锦绣画卷。2023年,该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4.1%。
“农业强”作画 勾勒“产业兴”富足图
“镇上已建成标准化养殖鸡棚348条,年可出栏肉鸡1300多万羽,产值达10.3亿元,产业还在做大做强!”近日,大安区何市镇党委委员李成峰说,2023年该镇对黄桷村、十字村的10条养鸡棚进行改造升级,出栏量预计还可增加20多万羽。
作为大安区镇域经济发展示范区,何市镇聚焦肉鸡主导产业建基地、促加工,配套发展“千亩精品柑橘”“千亩对虾养殖”“饲料加工”“肉鸡屠宰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肉鸡养殖全产业链。2021年2月,该镇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2023年8月,又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2023年我们共种植高粱510亩,亩产268公斤,产值达100余万元。”自贡市大安牛佛大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伟忠说,这得益于2018年专合社抢抓“订单高粱”发展机遇,先后在三多寨镇八甲村、牛佛镇王大山村流转和代耕土地500亩。
2013年回乡的胡伟忠,与朋友一道成立专合社,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总结出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栽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防、统一机收、统一农资采购、统一田间管理的“八统一”经营模式,以及开展高粱、大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2023年8月,胡伟忠被评为四川省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先进个人。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大安区构建起以国家级园区为龙头、省级园区为骨干、市区级园区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五星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跨区域合作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2个、区级农业园区5个,形成了大园套小园、园村共建的格局。2023年,大安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3万亩、产量11.3万吨;年出栏肉鸡2800万羽、产值8亿元。
“农村美”着色 涂抹“高颜值”宜居图
“乡情小院”的墙壁上,以农耕文化、酿酒工艺等为主题的彩绘映入眼帘;“拾光烟火·醉美农科”成为“网红”打卡点……2月18日,走进大安区牛佛镇农科村,一幅村容美、庭院美、生态美的新农村图景在眼前铺开。
2022年以来,牛佛镇农科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各组道沿线墙面、路面、绿化带、道路节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大棚蔬菜种植、农科酒厂等特色产业,对“乡情小院”墙面进行彩绘;铺设青石板路、打造休闲游步道等;沿路栽种花卉,构筑篱笆,扮靓乡镇。
“我们村实施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美丽乡村等一批项目,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游斌说。
优环境,持续提升“颜值”。仅2023年,大安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355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治水经验入围“全国2023年基层治水十大经验”。目前,该区创成国家卫生乡镇1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点2个。
“道德积分”点亮乡村文明新风尚。大安区三多寨镇八甲村以“川善治”平台建设为契机,完成积分超市建设、乡村治理文化长廊打造、数字化设施设备安装等,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该积分包括遵守村规民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加分项,收受高价彩礼礼金、厚葬薄养等减分项,每季进行评选,村民可利用积分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
据悉,该区现已完成八甲村、红星村两个省级“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试点村建设,实现87个行政村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全覆盖。目前已创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六无”平安村(社区)11个。
“农民富”打底 绘就“腰包鼓”喜庆图
“基地在2023年夏秋季收获黑斑青蛙和水稻后,2024年1月又收获了一季稻田养殖的生态鲫鱼。”2月19日,自贡源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前旭介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真正实现了“稳粮增效、粮蛙双赢”。
2023年初,该公司在牛佛镇红旗村等地流转土地230亩,采用“水稻+黑斑蛙+鱼”立体种植+养殖新模式,每亩不仅收获稻谷300公斤、再生稻100公斤,还收获黑斑蛙1500公斤,稻田养鱼收获100公斤,亩产值超4万元。养殖基地每年常用人工在180人以上,可实现务工收入150万元。
近年来,大安区大力推广“玉米/高粱+大豆”“优质稻+生态鱼/虾/蛙”粮经套作复合种植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建成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片9000亩,发展“中稻+再生稻”7.2万亩、“高粱+再生高粱”5000亩。依托肉鸡一体化养殖项目,创新“公司+农户”“公司+专合社+农户”“公司+服务队”等模式,将3364户村民“吸引”到肉鸡产业链上,实现农户代养收益2.99亿元,增收路径越来越多元。
“村里的酒坊解决了我家人的就业问题,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日前,在何市镇十字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上,村民老李高兴地说。
2021年,十字村将闲置资产改造为酿酒基地,成立集体经济“赖雅庙”酒坊。2023年,该酒厂年产值达4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0余万元。
大安区探索“村企共建、利益共享”模式,以建设小微工程、发展休闲农业等方式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3年,该区共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收入3800.5万元,村均43.68万元,同比增长22.73%,其中,新店镇高峰村等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
大安区锚定“特色农业强区”目标,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丘区示范,朝着“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既定目标奋力奔跑!
(首发于2024年2月22日《四川日报》07版“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