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6月29日 星期日   您是第 1552694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5年第5期>>工作探索
弘扬献爱心精神 做构建和谐社会践行者
——参加花开岭社会组织创新大比武有感
发布时间:2025-06-09 19:09:27       作者:邓国平 王元仲       来源:区扶贫两会  点击次数:281
上一篇:大安区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安区扶贫两会会长 邓国平

大安区扶贫两会办公室主任 王元仲

 

前不久,第二届社会组织创新大比武在杭州市富阳区花开岭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300家社会组织的公益人士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等共8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20余名爱心践行者讲述了自己在乡村、社区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岗位为老弱病残及特殊群体献爱心的经历。所有事迹感人肺腑,令人敬佩,让我们对献爱心、做公益有了更深刻认识。

一、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献爱心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各个时代。从古代的慈善救济传统来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在古代社会,富有的乡绅、士大夫常常会设立义仓,以应对灾年粮食短缺的问题,周济贫苦的百姓。这种行为背后,是对同处于一片土地上人们的深切爱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不仅是一种政治抱负,更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他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族人,这种跨越家族界限,对广大民众的关怀,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传统的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中,也包含着众多的慈悲济世、关爱众生的理念,这些思想深入民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使得献爱心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二、献爱心是对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公职人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资源的使用者,献爱心更是其不可或缺的品质。

献爱心是公职人员服务人民的应有之义。公职人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职责本质是服务人民。具备爱心才能真诚关怀群众疾苦,主动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献爱心是公德心的延伸。公职人员代表政府形象,以身作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献爱心能强化责任担当。只有心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保持公平正义,彰显“人民至上”的使命意识。因此,献爱心不仅是道德倡导,更是公职伦理的内在要求。

献爱心会对整个社会产生示范效应。公职人员爱心能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爱心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如果公职人员缺乏爱心,只追求自身的利益,那么公共权力的运行就会出现偏差,社会公平正义将难以保障。

三、献爱心的理念应贯穿人的一生

献爱心不应是一时的冲动,而应是一生的坚守。童年的时候,爱心可能表现为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小伙伴的友好帮助。在学校里,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参与班级的公益活动,这都是爱心在成长过程中的体现。步入社会,爱心可以转化为在工作职场中对同事的关爱,在社区里对邻居的照顾。在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时,可以积极参与志愿者组织,为弱势群体提供长期的帮助,如关爱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等。到了老年,依然可以奉献爱心,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指导年轻人,或者继续参与慈善活动。我们“扶贫两会”开展的各项活动正是一生献爱心理念的具体实践。这种贯穿一生的献爱心理念,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断提升。一个一生都在奉献爱心的人,他的心灵是充实而满足的,他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四、献爱心可与个人工作及爱好相结合

将献爱心与个人工作及兴趣爱好相结合,能让爱心事业更具活力和实效性、可持续性。这次花开岭的各位讲述的实例,无一不跟自己的工作爱好相关。山东金阳“社区病患康复”、石新泓“乡村与慢性病痊愈”、高位截瘫轮椅哥李灿学的爱心早餐、凉山美姑支教等都结合了自身岗位特点来献爱心。

厦门读书爱好者丁勇,不仅将自己的书籍整理出来,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学校或者社区图书馆,还广泛地收集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国各地捐赠建立起了若干社区图书馆。这既满足了自己对书籍的热爱,又让知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为那些渴望知识的人们送去希望。

在自贡市有一群老年羽毛球爱好者近几年来坚持帮助自贡残疾学生义务培训羽毛球,发动老羽协会员为残疾羽毛球学生捐赠羽毛球、球拍、球包等体育用品。在有重大比赛时,有计划地安排老羽协会员参与集中陪练。自贡在参加全国残运会、特奥会残疾羽毛球比赛中屡创佳绩。

自贡市“扶贫两会”的老同志们充分利用其行政工作经验丰富的特点,在社会帮扶项目方面,引入行政管理的经验,使项目推进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比如,免费午餐、高粱产业、爱心助学、帮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都富有成效。

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献爱心的独特途径,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事业中来,使得爱心在社会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献爱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丰富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从文化传承到职业要求,从人生发展到个人实践,献爱心的精神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公职人员而言,献爱心是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对个人发展而言,将爱心理念贯穿一生能够实现精神境界的持续提升;而将献爱心与工作和爱好相结合,则为公益实践开辟了创新空间。当献爱心的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在充满爱心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矛盾会大大减少。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弘扬献爱心精神,用爱心编织一个更加和谐、幸福的人类社会。只要我们秉持着献爱心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和这个社会的方式,我们的世界就会处处充满温暖的阳光。

上一篇:大安区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