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3年第2期>>文旅强区
燊海奋楫应笃行
——记燊海井之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08 16:06:39       作者:卢筱娟       来源: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卢筱娟

 

“燊海井到了!”“哎呀,这个游客中心好漂亮!”“这里真的有千多米深的盐井吗?”……

兔年正月初一,站在独具特色的燊海井游客中心,听着此起彼伏的赞叹声,看着川流不息的游客,我不禁心潮澎湃,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恍若穿越时光。

我于200112月调到成立之初的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此开始了我与燊海井的相守相伴,从青丝到华发,迄今已22年了。

2000年,为加速自贡旅游业经济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贡丰富的盐业旅游资源,经自贡市政府批准同意,于2001118日正式成立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担燊海井文物保护、非遗传承、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和燊海井及其周边的文旅开发与管理工作。这是燊海公司成立的缘起,也从此拉开了燊海井保护、发展的序幕。

也许当初的盐场主和凿井工人做梦也没想到,完钻于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的燊海井能够成为世界上第一口人工凿的超千米深井,不仅卤、气高产,延续生产一百多年,还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中国名胜辞典》,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打卡地。

公司成立时,面临景区场地狭小、游客少、产量低、销售受阻、原燃材料成本高等重重困难,现在想来真是筚路蓝缕,举步维艰。紧随,又遇到国家要求关停平锅盐生产,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保留全国重点文物内小圆锅煎盐这一技法,也为了景区更好的发展,在当时的董事长李林、总经理江真全的带领下,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向市政府、市人大打报告反映情况,并多次跑省人大和省市盐业公司,进行沟通协调。

经过多番努力,保住了燊海井小圆锅制盐生产,并获得每年800吨的食盐生产计划。后来燊海井传统制盐被评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汲制部分)省级传习基地,总算没有辜负当初的一番心血。

我们还与专家研究,结合燊海井实际,编制有《燊海井盐史公园》《中国盐温泉》两个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盐史博览园、盐文化主题公园、中国死海、盐卤浴场、盐温泉等概念,但由于诸多原因,均未实施圆梦,亦让大家引为憾事。

2003512日,胡锦涛同志视察燊海井时,景区还只有碓房、灶房和大车房,占地面积仅3亩。在听到景区高门槛的讲解,胡锦涛同志还风趣地说:“门槛高,虽然挡住财不外流,外面的财也挡住进不来了!”临行时,他还特意叮嘱要把这一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好。胡锦涛同志的话不仅使我们茅塞顿开,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是的,燊海井的保护与发展,不能仅仅坚守传统,还要有开拓的思维和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才能有容乃大。

2006年,我们争取到大安区的大力支持,政府投入约590万元,实施了“燊海井盐文化遗址保护工程”一期工程,迅速完成78户住户的动迁和8610平方米房屋的拆除、周边部分民居风貌改造,新建了5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改造了燊海井到洞口井的大安快速旅游通道(公路),景点面积由1500平方米扩大到2000平方米。

2011年,原总经理江真全退休,组织任命我为公司总经理。作为团队的领头羊,时刻鞭策我为燊海井的未来而不断思考和探索,在工作上不敢有一丝懈怠。几经辗转,我们请到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现场调研,为燊海井的发展把脉定位,并邀请宋良曦、程龙刚等盐史专家开展研究论证,制定燊海井景区的长远发展战略——以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为抓手,实施文物维修,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和风貌打造;以非遗传承、基地创建为契机,树立燊海井品牌理念,打造盐文化地标。

保护源于传承,传承在于利用,利用促进保护。通过市、区文旅局的帮助和我们团队的争取,2012年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燊海井文物维修工程》,2013年至2017年,分两期实施了文物维修工程。工程一期主要进行文物本体维修、场地平整、修建仿古围墙、挡墙。二期主要实施盐仓、盐业雕塑、安全围栏、旅游公厕、输卤工艺设施设备恢复及绿化、园道工程。燊海井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实施后燊海井文物景区面积由2000平方米扩大至近6970平方米。还积极组织人员编制《燊海井文物保护规划》,上报国家文物局通过评审,完成修改后报省文物局备案,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按照规划设计,燊海井文物保护规划风貌协调区占地面积317.25亩,规划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7.94亩,文物保护范围占地面积10.45亩,为燊海井画出了远景的蓝图。

2016年,自贡市大安区燊海井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经大安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立项,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工程实施后,健全了标识系统、恢复了输卤提卤晒卤传统设施;新建游客中心、盐仓、文物库房、旅游公厕;改建了生态停车场,将燊海井文物景区面积扩大到7970平方米,加上外部旅游附属设,景区占地面积增加到21亩,使燊海井基本满足游客参观游览、购物所需。

特别是引进的数字化提升项目,使燊海井成为自贡第一家使用VR数字技术的单位,为“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赋予科技表现力量,结合现场的汲卤和制盐演示,基本做到了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让文物活起来!”

另一方面,为树立燊海井品牌,我们以各类创建为发力点,先后创建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工业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汲制部分)省级传习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自贡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全国工业遗产联盟、省市旅游协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员和理事单位。我们还配合上级部门,积极参与创文、创卫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工作,以优异的成绩为市区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在市场营销上也狠抓不懈,组织人员深入市场对粒状盐销售工作进行摸底调查,规范与合作经销商的销售行为,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选择经销商。同时创新销售策略,始终坚持“我们销售的不仅是盐,我们销售的是盐文化”的理念,致力于文创产品的开发,从最初的十多种产品到现在的几十种产品,产品的范围扩大到衣、食、用、玩等类别,更好地满足各层次消费者需求。

巧借媒体影响力,打响燊海井名声。经过2年时间的努力,将景点视频介绍、产品介绍、燊海井标志(Logo)、宣传物料进行重新制作,丰富了景点内容,规范了宣传形式,创新了宣传手段。将景点广告投放到自贡电台知名栏目、自贡星维国际电影城,并开设广告专栏和专题互动节目,向广大听众普及燊海井粒盐健康知识,产品效应不断深入人心。由于燊海井的名气日渐响亮,吸引了国内各大知名电视台争相报道,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国宝档案》、浙江卫视《十二道锋味》、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自媒体李子柒、腾讯视频等,受到了各年龄段、各阶层的人群关注,让燊海井知名度得到有力提升,品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蜚声全国乃至海外。

近年来,我们顺应形势,着力开展研学游活动,努力拓展研学品类,培育研学市场,开发了“廉洁之旅”“非遗之旅”“寻盐根·做盐娃”等研学品种,将受众面覆盖到学生、党员干部和群众。打造“盐学堂”和“燊思堂”两个多功能研学教室,培养研学导师,不断优化研学课程,燊海井的研学工作日臻完善。

三年疫情,给整个行业带来极大冲击,我们没有气馁,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将这段时期当做一个积蓄力量和修整的阶段。我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强化质量提升,以加大盐产品的销售来渡过难关。深入进行盐文化挖掘,缜密制定了博物馆申报方案,并落实筹备工作,策划“燊海井历史文化陈列”并成功开展,让燊海井又一次华丽亮相。抓住每一个机遇,迎接每一次挑战,最终迎来了文旅业的春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把稳方向,和衷共济,奋力笃行,才能走得更高、更远。一路行来,所有的燊海人团结一心、休戚与共,一起经历了风雨坎坷,付出青春热血,也得到了幸福快乐。188岁的燊海井在我们的守护下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暮色初上,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回望燊海井,天车傲然挺立在灯火阑珊处,初心不改地守护着古井。夜风里飘着几缕盐卤味和饭菜香味,也许是水煮牛肉,也许是仔姜兔,也许是其他的盐帮菜。我想,这菜里一定会用上燊海井的盐吧。我爱这样温暖的人间烟火气,这也是我们燊海人坚守的意义。

 

(责任编辑:程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