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妇联工作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意识,把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做好工作,不断促进妇女发展,真正把妇联建设成为可信赖依靠的“妇女之家”,团结引导广大妇女把自身奋斗追求汇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之中,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洪流,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独特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如何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批示精神,“真正把妇联建设成为可信赖依靠的‘妇女之家’”,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项目年、改革年、基层年”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独特作用”,应该是今年大安妇联工作的主线。为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权作抛砖引玉。
一、基本情况
我区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妇女22.6万人,育龄妇女12.9万人;现有妇女组织137个,其中乡镇妇联12个,街道办妇联4个,区级部门妇委会1个,村妇代会87个,社区妇代会33个。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增多,导致“三留守”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逐渐增加,“三留守”问题日趋严峻。
近年来,我区各级妇联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妇女,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的工作方针,全区妇女在服务“五个自贡”建设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各条战线都培育有优秀妇女典型,女干部、女企业家、女致富能手等在全区妇女中起着很好的带头表率作用,为助推全区追赶跨越奋力崛起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存在问题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对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妇联组织面临的挑战更大、更严峻,各级妇联组织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目前妇联工作在新形势下还存在“四个不适应”。
1.思想观念与统筹发展的理念不相适应。对妇联工作的认识还存在差距,一方面妇女工作是党群工作中的一项,相对其它那些层层考核或“一票否决”的中心工作来讲,妇女工作仅仅是一项软任务、虚工作,处于“边缘化”地位,有少数领导认为这是务虚的工作,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另一方面一些妇联干部自身认识也不够到位,存在应付、畏难情绪,没有真正把妇联工作当作事业来干,部分基层妇女组织没有将工作融入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仅仅是组织妇女群众搞一点文体活动,或是配合上级妇联组织妇女群众进行学习和培训,调解一些家庭邻里纠纷等,开展活动的规模小、内容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
2.所处的地位与所承担的职能不相适应。目前,妇联组织与新时期开放性、社会性、灵活性、多样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从纵向来看,城市重心下移,下岗、失业、贫困妇女大部分积淀于基层,人们对基层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妇女组织体系重心应该放在基层。相对而言,我们的基层妇联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我区乡镇街部门的妇联主席都是身兼数职,妇女工作成了“副业”。村(社区)一级妇代会主任基本上是计生专干,主要精力也是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这样常常顾此失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妇联工作流于形式。二是从横向来看,在妇联组织建设上,还没有树立“动态开放”的思想,没有形成以妇联为核心的外围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区虽然建立了各级妇联组织,但是少数单位一方面存在有组织无人员、有组织无标牌或有组织无活力现象;另一方面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妇联组织建设未及时跟上,一些非公企业存在有人员无组织的情况,与“哪里有妇女哪里就要有妇女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
3.干部素质与新时期妇联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妇联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服务妇女群众意识不够强,做妇女工作能力不够强,不愿意扎根基层;少数妇女干部政治素养不高,进取精神不够强,工作能力有限,参政议政比较吃力。
4.投入保障与妇女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大多数乡镇街妇联及村(社区)级妇代会来说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区基层妇联工作经费基本没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或者有预算都是个空数字,更没有保障此项开支的硬性措施和规定,只有开展活动时向政府专题申请活动经费,大多数妇联开展妇女工作大多数要靠辖区单位赞助,无法从财政或上级妇联组织获取支持,这直接导致开展妇女工作后劲不足,上级妇联仅靠指导难以促进妇女工作开展,更谈不上工作的创造性。在扶贫帮困工作中,妇联组织没有建立长效救助机制,帮困能力有限。这就对我们基层妇联工作造成较大的约束和被动,不能自主地开展工作。
三、建议意见
新时期给妇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妇联要真正把自己宣称的代表妇女、维护妇女利益体现出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发动、组织、倡导上,必须实实在在的干事,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交叉点上找准切入口,做到“三个围绕”、“三个服务”,即:围绕大局、围绕中心、围绕重点,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妇女,变机关化、行政化的办公为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模式,减少工作的布置,深入基层、指导帮助,特别注重要在服务、转型、联系群众、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真正起好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在“服务妇女”上下功夫
1.搞好女性人才服务。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精英聚集的优势,切实抓好各类专业协会、学会、基地的建设,在农村扶持培养致富女能人、在城镇加强就业女性素质教育,促进各行各业妇女自强自立,为优秀女性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为大安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好、举荐好、输送好女性人才。
2.搞好妇女创业服务。注重与就业、农业、商务等部门紧密联系,搞好各类就业培训,将居家灵活就业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妇女在家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三留守”问题。通过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以“公司+基地+妇女+市场”的经营模式,做强做大以彩灯制作、手套编制、种养殖业、绿色观光旅游等为特色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要培育典型,运用评选巾帼建功标兵、创业女能手等载体,进一步营造学先进、比贡献的良好范围。
3.搞好妇女维权服务。建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信访接待工作,推行妇女信访代理协理制度。充分利用辖区各类司法资源,依托“妇女之家”,探索在村社区建立集信访接待、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疏导“四位一体”的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模式,建立齐抓共管的大维权工作格局,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在“工作转型”上下功夫
1.向社会化转型。妇女工作是一项社会化工作,面宽量大,仅凭妇联组织自身难以作为。一方面全区妇联组织要通力合作,负责做好自身工作。另一方面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合作模式,加大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与其它部门、组织、团体甚至是企业等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整合多方资源,使妇联工作从单一性的内循环走向社会化开放式运作,建立一个充足、便利的开放性的工作网络,让关系千家万户的妇女工作得到千家万户的支持与拥护。
2.向人性化转型。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妇女工作的出发点,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在工作方式上,要突出服务宗旨,增强工作的人情味;在工作载体上,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3.向市场化转型。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积极在某些领域里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增强妇女群众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变“我设计你参与”为“你需我应互动式”的活动模式,多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展示形象创建一些载体,搭建一些平台,形成与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在工作更多的是要调动妇女的积极性、挖掘她们的潜能,让妇女走到前台唱主角,真正成为工作的主体。
(三)在“群众路线”上下功夫
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体要求,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持重心下移,把“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具体化、常态化,组织妇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妇女群众”,接地气、通民情、见实效。
2.做好妇女民生工程。积极整合扶贫帮困、就业服务等项目,推动妇联“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金,解决妇女儿童关心的利益问题。加大对贫困妇女儿童的帮扶力度,做好“两癌”筛查救助、“贫困母亲救助”、“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等工作,让广大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在“工作保障”上下功夫
1.巩固拓展基层组织。各乡镇街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高度重视妇联工作,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为妇女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体系全覆盖:以“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有妇女工作的开展”为目标,着力构建以社区、村为经线,其它各类妇女组织为纬线的社会化、群众性网络状的组织网络。在乡镇、街力争保持妇联的独立性;在社区积极组建社区妇女工作联席组织和各类妇女兴趣组织;在村组探索创新新农村的基层组织设置,成立村妇联,公开竞聘妇联干部;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推动形成“党建带妇建”的组织格局,支持和鼓励建立不同类型的妇女组织,以《章程》为依据,积极推进妇委会的组建工作;同时大力发展“巾帼志愿者”队伍,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实行妇女工作者队伍的多元化。
2.建设新型妇女干部队伍。努力提高妇联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村、社区和小组换届后要对女干部特别是基层女干部要加大教育培养力度,提高妇联干部专业化工作能力和水平,重视女干部多岗、轮岗锻炼,打造一支群众化、职业化和社会化干部队伍。
3.提供必要经费保障。根据妇女工作发展需要,加大妇联工作经费投入,坚持将乡镇街妇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比例,为做好妇女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对妇女工作的现状还没有全面了解,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社会转型加剧,各种矛盾凸显,妇女工作面临更新更难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职能,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妇联组织去做,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为大安区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