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支撑,以环境优化为目标,着力实施“工贸强区、文旅名区、富农稳区、科教兴区、生态立区”战略,国民经济呈现出既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市统计局审定,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4.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以下简称增长),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9亿元,增长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6.55亿元,增长2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0%,拉动经济增长1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7.37亿元,增长1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5%,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14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33:70.43:21.24调整为7.94:71.73:20.33。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实现增加值78.12亿元,增长18.6%,占GDP的比重为58.0%,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0%,非食品价格上涨2.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5.2%。企业生产价格方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5.9%。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94亿元,实现增加值10.69亿元,增长3.3%。
种植业平稳发展,实现增加值5.53亿元,增长0.9%。全年粮食总产量11.72万吨,下降0.5%;蔬菜产量20.32万吨,下降0.7%;油料产量达到0.82万吨,增长2.9%。
畜牧业持续发展,实现增加值4.50亿元,增长5.4%。全年肉类产量达到4.0万吨,增长1.5%;生猪出栏27.5万头,下降2.3 %;肉牛出栏2.76万头,增长3.0%;肉兔出栏552.26万只,增长3.88%;家禽出栏471.43万只,增长0.4%。
林业稳步发展,实现林业增加值0.16亿元,增长6.4%。当年造林面积达到400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21.3%,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何市双挂钩项目基本完成,抓住全国水利建设年契机,完成洞子沟水库枢纽病害除险加固,成功争取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6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58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辖区内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358.63亿元,增长29.5%;实现增加值94.38亿元,增长22.5%。其中:区属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301亿元,增长31.3%;实现增加值94.0亿元,增长30.2%。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84户,实现总产值290.42亿元,增长35.7%;实现增加值93.64亿元,增长3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77亿元,增长41.8%;实现利润24.25亿元,增长107.6%。利润增长速度分别比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高71.9、6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86.11亿元,同比增长39.0%,产销率达到98.5%。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分行业看: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53亿元,增长45.3%;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6.89亿元,增长39.2%;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产值7.22亿元,增长13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40.28亿元,增长33.6%;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0.38亿元,增长55.9%;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实现产值15.29亿元,增长57.6%;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51.11亿元,增长40.0%,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3.37亿元,增长22.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11.03亿元,增长8.1%。
建筑业生产继续下滑。全区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3户,实现总产值7.00亿元,比上年下降24.6%;实现增加值2.17亿元,比上年下降9.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89万平方米,下降51.8%;房屋竣工面积22万平方米,增长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2亿元,增长33.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9.56亿元,增长12.9%;更新改造投资23.01亿元,增长52.2%;房地产业投资2.18亿元,增长343.4%。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2.15亿元,增长30.4%;第二产业投资23.21亿元,增长35.0%,其中:工业性投入23.21亿元, 增长36.0%;第三产业投资19.66亿元,增长52.7%。
全年累计实施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16个。重大项目推进有力。继续采取重大项目推进会、联系会、现场会、协调会以及跟踪督查等形式,加大项目问题协调解决力度,促进了重大项目的较快推进,大牛路、大高路、社会福利救助中心等19个重大项目基本建成。川南家居城、东门汽车客运中心、双龙桥商品混凝土生产线等60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并加快建设。
房地产开发持续增长。完成投资2.18亿元,增长343.4%。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7.47万平方米,增长117.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4.9万平方米,增长139.4%。商品房屋竣工面积7.05万平方米,增长79.6%。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8.7万平方米,增长372.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82万平方米,增长513.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7.9万平方米,增长132.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3万平方米,增长145.4%。商品房屋空置面积0.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3%。
五、国内贸易
不断加大专业市场引进、建设和培育力度。东大国际·川南家居城展示中心已竣工;中国·川南皮革城项目一期工程正式营业,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4亿元,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3.10亿元,增长22.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87亿元,增长18.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77亿元,增长16.8%。分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1.60亿元,增长20.1%,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7.11亿元,增长20.6%;乡村实现零售额12.14亿元,增长15.8%。
六、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41.33公里,新建牛佛阳叉河、新店余家坝、回龙丁湾3座桥梁。太大路大安段23公里路面改造、牛佛沱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完工。截止2011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403.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5.3公里,二级公路53.1公里,三级公路54.2公里,四级公路564.8公里,等外级公路716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4.66亿元,增长7.5%。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59590万人公里,增长14.3%;水路客运周转量106万人公里,下降77.9%。公路货运周转量32214万吨公里,增长14.6%;水路货运周转量7499万吨公里,增长346.4%。
旅游事业较快发展。成功举办了自贡市首届乡村文化节和首届江姐故里红色旅游节。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4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5亿元。
七、财政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以发展工业、壮大骨干财源,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培育新生财源,财政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6150万元,增长21.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506万元,增长124.6%。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性收入4078万元,增长12.6%;非税收性收入达到9428万元,增长294.2%。
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坚持“有保有压”的方针和“保刚性、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基本保证了公共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全年财政总支出达104438万元,增长30.2%。其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达2413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11%,增长57.6%;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达到17213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6.5%,增长25.2%;用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159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1.1%,增长38.1%。
八、教育和科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程序有序实施,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辖区内拥有中小学校86所,其中:普通中学15所,小学71所。辖区内在校学生3.56万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15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1万人。辖区内共有专任教师2059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16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98人。2011年,初中升学率达92.0%,高中升学率达94.1%。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龄儿童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5%,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资金2069.5万元,“两基”和“创示”迎检工作进展顺利。
不断推进科普工作,“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并获命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户,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22个。全年申请专利数157件,增长137.88%,其中:专利授权数55件,下降20.3%。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继续繁荣。弘扬江姐精神,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创作了一批体现大安精神、凸现大安特色的诗歌散文作品380多篇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68余场次,其中全区大型文艺活动9场。社区文艺演出达80余场次,全区有文化馆、艺术馆、文化站18个,文物保护单位26个,观众达10万多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8个。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面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管理进一步加强。年末拥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1所;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1541张,卫生技术人员1572人,门诊人次为85.34万人次。全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314/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为32.91/10万,婴儿死亡率为6.2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1‰。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4.7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26.97万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11万人。组织130余人参加了“2011自贡市中国电信天翼3G杯暨弘扬省运精神,再现魅力盐都”元旦迎春健身长跑活动。组织开展“龙腾狮跃闹元宵—2011年龙狮大联动”活动,参与表演的演员和观众达5000余人。举办了大安区首届老年人智力运动会,200余人参加了比赛。成功开展了乒乓球比赛,参与人数达800余人,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狠抓金鱼河治理,对金鱼河沿岸的排污企业加强了监管,启动何市镇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7天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4.2分贝。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化学需氧量削减10吨,比2010年下降9.0%;氨氮削减0.3吨,比2010年下降10.0%;二氧化硫削减148吨,比2010年下降17.0%;消化氮氧化物增量,排放量不增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率达90.0%。
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积极开展各类建设项目审批,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共审批建设项目34个,环保投资402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1.74%。积极查处群众的投诉案件,全年共查处环境投诉案件276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1份,结案268件。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1起,比去年增加25起,增长69.4%,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各类安全事故死亡11人,比上年减少2人,减少15.4%,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3人,比去年增加1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人,下降20.0%。
十一、人口
2011年,全区年末总户数159246户,户籍总人口45.84万人,比上年减少0.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12万人,农业人口28.7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3.26万人,女性22.58万人。全区出生人口3478人,死亡人口278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0.0%,人口自然增长率1.92‰。年末常住人口38.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03万人,乡村人口18.2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1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95元,同比增加2048元,增长13.8%。人均消费性支出12650元,增长0.2%。在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9685元,增长6.1%;经营净收入677元,下降8.4%;财产性收入682元,增长342.9%;转移性收入6910元,增长15.7%。
农民人均纯收入6731元,同比增加981元,增长17.1%。其中:工资性收入3060.47元,增长33.6%;家庭经营纯收入3098.24元,增长4.28%;财产性纯收入99.53元,下降7.95%;转移性纯收入473.22元,增长24.6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70元,增长13.6%。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城镇新增就业4628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887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7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5%。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4.11万人,比上年增加0.68万人,增长20.0%,其中个体参保人数为1.79万人,增长11.0%。养老保险费征缴率达到87.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0.89万人,增长14.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0.74万人,增长8.5%。
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城市低保累计保障21万人次,发放低保金4366万元;农村低保累计保障11.2万人次,发放保障金862万元。五保供养全面落实,全区五保供养对象达到1682人,其中集中供养1161人。慈善超市顺利挂牌,投资8万元完成了大安街社区、三多寨社区、牛佛镇福满多、凤凰乡永胜社区4个“爱心慈善超市”的挂牌命名。保障性住房本年完成投资5610万元,施工面积3.3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