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冲口街老龄化问题,同我国普遍的老龄化问题一样,不仅是辖区自身的问题,而是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马冲口街现户籍总人数24503人,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数5168人,占辖区户籍人口的21%,高出省、市平均数。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中,马冲口社区1822人、文峰山社区962人、碾子山社区495人、沙鱼坝社区891人、高硐社区998人。60~70周岁2503人,70~80周岁1893人,80~90周岁704人,90周岁以上68人。居家养老人数5161人,机构内养老人数7人。
庞大老龄群体的养老、医疗、安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为老龄人的社会服务需求迅速膨胀。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龄人服务的行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龄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龄人的服务需求日趋迫切需,马冲口街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二、老龄人幸福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马冲口街没有养老机构,其他区域的养老机构也太少太小,使马冲口街不能大范围的安排老年人就近入住生活,不能让老年人不远离她们生活了一辈子地方。
(二)政府办的养老机构主要负责孤寡老人,民营的养老机构收费偏贵,一般每月600~1500元不等,许多家庭承担入住费用有一定压力。
(三)在大安城区范围的几家养老机构,普遍设施单一,生活单调,活动场地狭小,基本上只能够解决吃住和看电视,谈不上是幸福生活,对老龄人没有太大吸引力。
(四)部分老龄人不能够去养老机构生活,年轻人忙于上班,家中多数时间留下的是老小,许多老年人还肩负着跨代的看护责任。
(五)部分老龄人思想不解放,不愿意走出家门融入老年人队伍,怕别人认为其子女不孝顺不愿意照顾老人。有部分孤寡老人宁愿艰难的蜗居生活,也不愿意离开多年生活的熟悉的环境到养老机构去生活。
三、老龄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建议
(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解决老龄人生活的问题,不是一个社区一个街道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政府应该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使各界各阶层都认识到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全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要做好有关的发展规划,并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扶持,真正实现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使老龄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马冲口街的范围内,可以考虑将原新隆凹小学改造为养老机构、在原铸钢厂地段规划一个养老机构、在文峰山顶上规划建设一个养老机构、利用原张化厂在高硐居民区的闲置房屋改建一个养老机构。
(二)要鼓励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建立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网络为辅导,公共福利设施养老为补充,社会保险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龄人自身、家庭、社会和政府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提倡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家庭住宅多考虑老龄人可分可合的生活环境,公共设施建设多考虑老龄人愉快活动的场所,使大多老龄人可以生活在家里,发挥老年功能,并起到传承美德的作用。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的建设。城市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老龄化问题,合理规划社区老龄人的居住环境,解决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救助等社区服务,并为老龄人提供学习、文体、娱乐、交往的外部条件。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福利设施。政府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不断完善设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发挥养老服务功能,形成适度的竞争机制。组建的养老机构可以全养也可以半养,在马冲口街的各社区,可以与第二人民医院、社区中心医院(764医院)结合,建立起日间养老机构,使其有吃住、有娱乐、有学习、有活动、有医疗,来去自由。
(三)要鼓励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从实际出发,鼓励和引导老龄产业的发展。要鼓励老龄产品生产建设,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建设,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引导养老社会化服务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经营。为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政府可以从规划场地、闲置场地、开发商小区建设等方面,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可以鼓励社区单独建设或社区间联合建设全职养老服务机构,也可以与医疗机构紧密联合或松散合作,建立日间养老机构,使老龄人能够自由的想在家里住就在家里住,想在社区的养老机构住就在养老机构住,想参加养老机构的活动就参加,同时要实现养老机构对老人吃住行学乐医的全面保障。
(四)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
要解决好老龄人的问题,就要健全老龄事务管理机构,充实老龄服务人员,明确老龄事物管理机构的责任,提出老龄工作的规划,真正实现加强对老龄人的管理、教育和服务,管理机构不能形同虚设。要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队伍,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民政干部、社区干部、志愿者的服务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管理职能对老年人的自助管理作用,充分发挥有关教育机构对社会服务队伍的培训作用。实现人从出生到老的一生,有保健医院、有幼儿园、有学校、有工作单位、最后有老龄组织和养老机构。
只要我们大家都真正关心老龄人,真正关注老龄事业,并把改善当前老龄人幸福生活环境作为打造我们明天美好生活的目标,老龄人幸福生活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明天的幸福生活也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