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防震减灾中心主任 邓绍彬
大安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刘明洁
一、今年情况
今年我区经历了洪涝、风雹灾害,先后遭受3次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过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全区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组织应急、水利、农业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为打赢2024汛期防灾减灾救灾保卫战做好充分准备。
(一)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及时按照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架构,调整充实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确保防汛工作机构健全、责任落实、人员到位。针对重点区域实行县级领导包镇、镇级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责任制,形成区、镇、村三级联防联动的防汛机制和“3人1屋”临灾指挥处置机制,明确了全区15个镇街、121个村社区以及各危险区域的有关责任人。
(二)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临灾预警预测能力。与市水文、气象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喊醒叫应”机制,在市级发布涉及我区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后,区防办、区地灾办立即根据职能职责,将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镇街、区级各有关部门,各级各部门以“宁重勿漏”的要求,多渠道传递预警信息到点到位,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率和时效性,在“叫应”方面,建立预警信息接收反馈机制,对重点点位全覆盖调度,做好提醒提示,以“见图见真相”的要求,抓好防范应对工作。
(三)抓紧抓实基础工作加强防范应对能力。重点将气象灾害预警与全区启动响应再次提级明确;做深做细转移避险工作,以极限思维收集4级预警下的转移人员台账,进一步突出“喊醒叫应”机制,严格落实“三查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常态化组织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工作,以“清单式+台账式+销号式”进行整改,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部分镇(街)防汛抗旱、地灾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地质灾害点、山洪灾害危险区、江河防洪工程、水库水电站、重要城镇、在建工程等重点点位进行了专项督查,目前共发现问题31个,已完成整改24个,未完成整改的均已落实安全度汛方案,确保平稳度汛;加强应急力量建设,着力从应急队伍更新、培训和物资补充、维护、大型机具调用等方面。
(四)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增强灾害防御能力。主动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对全区所有工地营地进行再摸底、再督查,对涉洪工地坚决做到“四个必须”,对非山区涉洪工地营地,按照在建工地“五个一”要求,督查各工地营地防范应对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在建工程逐点落实了各级包保领导及责任人,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业主单位负责人、在建工程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叫应人”小组长均纳入区级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体系;压紧压实责任,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督导力度,夯实防御基础,有力推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严格按国省市安排部署,推进风险普查成果运用工作。
(五)开展灾情统计上报工作。今年以来,我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全区9个镇(街)均有不同程度受灾。我区今年通过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上报灾情3次,分别是洪涝灾害1次和风雹灾害2次,受灾人口2762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4.66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12.1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53.47万元。
(六)开展应急物资和队伍建设。全区共储备各类救灾物资3906件,其中,帐篷145件、棉被934件、折叠床247张,2024年,计划补充物资折叠床333张、棉被226床,预计金额合计5万元。调拨物资1批次,共调5台风力灭火机到何市镇。
(七)开展基层减灾能力建设。我区现有应急避难场所13个,均为综合型和长期固定避难场所,各类避难场所均按要求设立标识标牌,定期开展维护工作。同时结合我区避难场所需求,积极与教体部门、文旅部门对接,利用学校、公园作为下一步应急避难场所打造的重点,增强全区应急避险能力。指导沙鱼坝社区对照创建标准,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八)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区应急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消防大队、区住建局等成员单位、各镇街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0场次,通过防灾减灾讲解式宣传、消防灭火体验式宣传、紧急救护互动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有奖问答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资料1万余册,精美礼品100余套。
二、存在问题
一是抗灾自救能力有待提升。镇、村防灾减灾工作、风险预警监测、避难场所建设维护、宣传演练等缺少必要的保障措施,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还需提升,自救能力还需加强。
二是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有待加强。目前减灾救灾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力量,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机制不完善。
三、下步打算
(一)全力以赴完成2024—2025年冬春救助工作。提前与财政等部门沟通对接,及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为下一步资金发放做好准备,确保在上级资金下达15日内完成冬春救助发放工作,确保我区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二)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指导沙鱼坝社区,对照创建标准指导创建工作。分析沙鱼坝社区的长项和短板,结合社区实际,围绕避难场所、微型消防站等基础条件,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三)着力提升应急救援救灾能力。及时传达预警,协调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冰冻雨雪等天气应对防范措施。修订完善预案,组织演练,加强物资储备,加强救援力量建设。组织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强化隐患排查上报、灾情统计报送工作。
(四)持续完善防汛抗旱工作体系。持续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建设,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防御,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修订完善方案预案,认真总结去年防汛救灾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和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推动修订完善防汛抗旱等各类方案预案,特别是完善基层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队伍培训演练,强化提升综合性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做好与专业抢险队伍对接,统筹协调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及时统计救援队伍基本情况;抓紧更新补充物资装备,统筹做好实物储备、产能储备、仓储储备、工程储备,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物资调运保障,完善仓储、调配、救援机制方案,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
(责任编辑: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