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是一个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地方,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灯展区大多历史遗迹都在大安。大安人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自贡市烈士陵园坐落于大安,大安的革命先烈们及江姐革命精神激励着大安人民创造历史,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大安艰苦奋斗,创建美好家园,促进大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美满幸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大安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使我深受教育和感动。解放七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党和人民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大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一批又一批的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多年来,大安的党和人民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艰苦创业、发奋图强的优秀党政各级领导干部。
我是大安人。于1932年10月出生,土生土长在大安区和平乡(街)新生村,生长在农民家庭,靠务农为生,现年已满88周岁。解放后,1951年9月参加革命。1998年8月,在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参加工作48年,我在大安这片热土生活工作了30余年,离别50多年,于2020年初又回到了家乡。大安是我生长的故乡。美丽幸福的大安土地上是我茁壮成长的地方,艰苦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我四岁时父亲因病死亡,只靠我母亲哺育成长,八岁时上学读了5年书,受到了启蒙教育,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撑我继续上学,从13岁起务农参加了种地劳动了6年。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业兴邦,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增长智慧和才干,使我健康成长。大安土地上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热爱大安这片国土,关心和支持大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心大安人民美满幸福生活,永远难忘童年和少年时期走过的里程。
大安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乡。青年时期的1951年,参加了全市土地改革工作队工作。这是我在大安参加革命的第一故乡。参加过新民乡(镇)全市第一期土地改革复查工作,参加爱和乡(镇)全市第二期土地改革工作队工作。在土改工作中深受党和人民的教育,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全市土改结束后,我在大安团结、新民、爱和等乡(镇)参加农村工作,参加过城市街道工作,城市人民公社等各项工作。在工作中经受了党的培养教育和党组织的关怀,经受了父老乡亲们的教育、支持和帮助,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大安党组织和大安人民对我的期望,鼓励我前行,指明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大安是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乡。1954年在大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共产党员,实现了我一生的追求。这是党给我为人民事业奋斗一生的力量和源泉,这是党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这是我一生坚持的准则,这也是我在工作实践中坚守的基本原则。参加革命工作在大安这片土地上奋斗过13年,曾任办事员、城市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主任,城市人民公社福利部副部长,副社长,大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为大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父老乡亲美好生活贡献了一份力量。在1963年因工作需要,党组织决定调离大安到沿滩区(当时是市郊区)工作了15年,时任区委组织部长、区人民政府区长、区委副书记、书记。这是我参加革命的第二故乡。1978年调市委工作了14年,时任市委书记处书记、市委副书记。1991年调市人大常委会工作7年,时任党组副书记、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任。在沿滩区和市级机关工作36年中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了一份力量,这是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所做的工作。大安是新起点,为我在沿滩区和区委、市人大工作创造了条件,是永远难忘的故乡情
大安是我退休后欢度晚年的故乡。在2020年初,因我妻子因病去世后,我独自一人养老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由汇东丹桂小区又回到了大安故乡,在仁和半岛女儿家居住,由女儿家关心照顾我的晚年生活。市委、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及老干部们的同志和我的四个子女、孙辈经常来看望我,关心我。因病住院时在医院守护我。我退休后又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在大安这片土地上过着社会主义新时代愉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我深感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家乡好。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永远难忘难忘艰苦岁月,永远难忘党的教育,永远难忘家乡人民的哺育成长。我退休后的22年里,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共产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晚年生活越过越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遵纪守法,坚守共产党员的本色,愉快地过着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保持革命晚节。祝愿大安家乡更加富强,家乡人民生活越过越好,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谱写新时代大安故乡新篇章。
(作者:原区政府副区长、市郊区区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