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法治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
法治能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法治能优化制度环境,让遵纪守法的企业不吃亏,加快市场优胜劣汰。
——2015年8月,大安区法学会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以助推法治大安、平安大安建设为总体目标,其“法治夜校”做法在全市推广,并先后在全省现场会、全国法学会上作经验交流。
——2016年6月,大安区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法律诊所”,建立起法律宣讲、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四支服务队”。
——2018年12月,大安区成立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019年7月,大安区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挂牌成立,配备3名检察员,深入开展“法治护航大讲堂”活动。
——2020 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大安区迅疾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缓解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十三条措施》。
——2020年6月,大安区启动百名干部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团队: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政法系统、法律工作者等法律专家,每月对辖区企业开展一次法律服务。
——2020年10月,大安区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十条措施》。
……
2019年底,大安区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7720户,其中:民营企业3145户、个体工商户14575户;规模以上企业144户,其中:民营企业127户,占88.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6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4.5%,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38.2%。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深刻阐述这一重要论断。
近年来,大安区以“保障权益、强化服务、创造环境”为主线,由区委政法委牵头,法、检、公、司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努力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的安全感、获得感显著增强,民营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行稳致远。
法治架起权益保障“防护网”
执法司法理念方式不断改进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结合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以及聚众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等危害企业和企业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组织精干力量依法快侦快破,让企业安心放心。”今年1月,大安公安分局出台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八项措施》,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打造便利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
其间,他们还承诺:依法快速返还涉案财物。针对已破获的涉企经济犯罪案件,尽快查清涉嫌犯罪的事实,全面核清涉案财物权属关系,对权属关系明确的被害企业合法财产及其孳息,对不损害其他被害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依法可以提前返还的,于10日内返还被害企业,最大限度挽回企业经济损失。
大安区将保障合法权益作为刚性要求,紧盯合同诈骗、金融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新型高发犯罪,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两法”衔接,强化快侦快诉快判,对重大疑难案件的会商,全面落实依法办理、舆情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原则,实现法律效果、政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确保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益不受侵犯。
同时,严格规范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认罪认罚从宽等制度,严禁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慎重对待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积极性。
依法审慎使用强制措施,大安区检察院出台《关于涉企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安区法院坚持“五个慎重”“三个严格”,准确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严防涉案资产处置扩大化,对依法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不得判令民营企业家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
2019年以来,大安区检察院办理涉企刑事案件12件28人,适用从宽率达100%;其中作出不捕的2件3人,不起诉的4件4人,发表从轻量刑建议2件3人,依法提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检察意见2件,为国家和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在开展刑事涉案财物清理和集中管理工作中,实现涉案财物管理全程留痕、网上监管,严防随意使用查扣涉案财物等司法腐败问题发生。并且,坚持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纠正执法偏差,严防因执法司法不当侵害企业权益。慎重发布案件信息,保护涉案企业及企业家的声誉,尽可能降低对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切实保障企业胜诉权益。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完善查控平台建设,实行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纳入、退出动态调整,既确保民营企业合法债权实现,又让主动履行判决义务者重新回归诚信社会。
这些年,大安区严格执行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关司法政策,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打击与保护、刚性执法和柔性化解等关系,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法治竖起优质服务“边界线”
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坚定有力
“感谢驻企干部为我们带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让我们有了信心度过这个难关,不至于当老赖。”今年10月,在首席服务官、区人大副主任罗林带领下,瞿思竹、陈凤举驻企服务,在了解基础上很快提出了解决华西泵阀制造有限公司债务纠纷的办法。
原来,该企业有自身债务1000余万元,为其他企业担保债务1000余万元,但他们仅能偿还自身债务,担保债务无力一次性偿还,企业经营发展受到影响。
大安区将法治作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引领保障,为企业转型升级清障搭台。
一方面强化司法服务。建立由政法机关、工商联、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服务民营经济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法律风险和问题。强化“订单式”、个性化法律服务,让法律服务工作者向民营企业“走进去”,助推民营企业“走出去”,帮助困难民营企业“走下去”。
这几年,大安区检察院先后出台《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八项措施》《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的意见》等相关制度规定10余个。
2020年,大安法院送法进企业6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深入辖区全市唯一一家生产口罩的济生医用耗材有限责任公司了解生产中的法律问题,为其出谋划策。并且,通过“线上线下法律知识讲座”支持全区企业复产复工,解答法律问题、清收债权等,依法妥善处理各类纠纷。
特别是,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龙腾文化等企业负责人对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钟声荣,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萍优质高效的“零距离”服务感谢不已。
另一方面防范经营风险。深化新经济法律问题研判,高度关注网约车、网购等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找准鼓励创新和防控风险的平衡点。全面落实寄递物流“三个100%”措施,巩固寄递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势头。常年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帮助民营企业防范风险、堵塞漏洞。
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重点企业定点联系、定向服务、警企共建方式,选派民警担任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联络员”,在重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较集中的地方设立警务室,大力推行办牌办证上门服务、现场公证服务,持续改进户籍、人口、车辆等管理,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人才引进、劳动力流动提供优质服务。
法治托起安定有序“公平秤”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这些年,大安区发挥政治制度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手段,努力把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转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优势。
首先,妥善化解处置涉企矛盾纠纷。积极构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加强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妥善处理涉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案件,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行政调解,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分级分类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涉企群体矛盾化解机制,依法审慎处理困境民营企业涉诉及执行案件,探索涉民企特殊无财产执行案件的化解救助机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近年,大安区检察院在涉企案件专项排查中化解涉民企业信访案件5件,其中立案监督2件,其他信访案件3件。
其次,有效净化企业周边环境。大安区公安分局在“八条措施”中这样明确承诺:对堵门堵路、聚众扰乱或破坏民营企业正常经营和生产秩序的警情,第一时间派警到现场处置,并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对重大、敏感的涉企警情,由区公安分局全程指导督办。
在持续推进“平安企业”“平安市场”等基层平安创建的同时,大安区还加强“两所一庭”、综治中心、网格化、“雪亮工程”建设的深度应用,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安全的治安环境。
“在疫情期间,我院运用智慧审判,多次使用‘云上法庭’,让公平正义不因疫情而迟到。”区法院驻企干部肖翔月介绍法律服务企业情况时说,“我驻企期间,企业发生了4件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且案件已在市中院二审中争议较大,员工情绪激烈,经过多方努力,促成公司与员工达成调解。事后,对企业上下班管理、加班审核、年休制度上存在的纰漏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目前,大安区不断加强政法系统“两微一端一网”新媒体建设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推广普及,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政法工作正能量,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良序社会氛围,夯实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石。
“从‘双城’经济圈讲,自贡要再造‘产业自贡’,大安要重振辉煌,那企业兴大安兴,企业强大安强。所以,企业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大安始终要把企业放在重要位置。企业家是带领社会创造财富的,我们要尊重,目的就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8月21日,在百名干部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批工作小结暨第二批行前动员会上,区委书记张昭国指出。
他还强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要吸引企业家愿意在大安投资、在大安创业,甚至安家落户,成为市民;要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为优化整体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李勇: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黄明鑫: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